经期老是推迟吃什么药调理
仲万璞
副主任医师
5720人阅读 1个回答
在讨论“比较好用的延时药”时,需基于科学研究和医学证据。延时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早泄症状,提高性生活的持久性。以下是几类常见且效果较好的延时药物:
达泊西汀:这是全球唯一获批专门用于治疗早泄的口服药物。达泊西汀是一种短效的选择性5-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(SSRI),通过延迟射精反射的时间来达到延时效果。通常在性行为前1-3小时服用,效果相对可靠。
利多卡因喷雾剂或凝胶:外用局部麻醉药物,如利多卡因,可以通过降低阴茎的敏感度来延长射精时间。使用方便且作用迅速,适用于不希望服用口服药物的人群。使用过量可能导致局部麻木感和性快感减弱。
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(如西地那非、他达拉非):虽然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,但一些研究表明,它们对延长射精时间也有一定的效果,可能与其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有关。
选择延时药物时,应考虑个体的健康状况、药物副作用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。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,以确保安全和效果。不同药物的效果因人而异,因此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。
[详细]
瞿沛玉
主任医师
10520人阅读 1个回答
性生活过程中出现勃起一段时间后就软了的情况,医学上称为“勃起功能障碍”(ED)的表现之一。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心理因素:压力、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会干扰性功能。特别是在性生活时,过度紧张或担心表现不佳会导致难以维持勃起。
生理因素:某些健康状况,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压等,可能会影响血液流向阴茎,从而导致勃起功能受损。荷尔蒙水平的变化,如睾酮水平下降,也可能影响勃起能力。
生活习惯: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、酗酒、缺乏运动等会对血管健康和神经系统造成负面影响,从而影响勃起的持续时间。
药物影响:某些药物(如抗抑郁药、降压药等)可能会导致性功能下降。
年龄因素:随着年龄的增长,勃起功能可能会自然减弱,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通过干预来改善。
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咨询医生,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潜在原因,并根据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,如心理治疗、药物治疗或改善生活习惯。
[详细]
华乾忠
副主任医师
16060人阅读 1个回答
目前,没有药物能够有效地延迟自然绝经的时间。绝经是女性身体自然衰老过程的一部分,通常在45至55岁之间发生,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的结果。
一些研究表明,某些激素疗法可能会延缓绝经的症状,但并不能真正延迟绝经的发生。激素替代疗法(HRT)通常用于缓解更年期症状,如潮热、盗汗和骨质疏松。HRT通过补充体内减少的雌激素和黄体酮,暂时延缓更年期症状的出现,但其并不能推迟绝经的生理过程。
一些研究正在探索其他药物的潜在影响,如二甲双胍(常用于糖尿病治疗)和某些类型的避孕药,但这些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,尚无确凿证据表明这些药物能延缓绝经。
目前并没有被广泛认可或推荐的药物能够延迟绝经。对于绝经相关的健康问题,建议咨询专业的妇科医生,根据个人情况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。
[详细]
幸宽勤
主任医师
16291人阅读 1个回答
延时性功能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早泄,常见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:
选择性5-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(SSRIs):如达泊西汀(Dapoxetine),这类药物通过延缓射精反射来延长性行为时间。达泊西汀是目前唯一被广泛认可用于治疗早泄的口服药物,通常在性行为前1-3小时服用。
局部麻醉剂:如利多卡因(Lidocaine)或普鲁卡因(Prilocaine)等,这类药物以喷雾剂或乳膏形式涂抹于龟头,减少敏感度,从而延长射精时间。这些药物应在性行为前10-20分钟使用,使用后需清洗干净以避免影响伴侣的感觉。
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(PDE5抑制剂):如西地那非(Sildenafil,俗称“伟哥”)、他达拉非(Tadalafil)等,虽然主要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,但研究表明它们对延时也可能有一定帮助,特别是在合并有勃起功能障碍的情况下。
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因其可能会有副作用或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。这些药物仅能起到暂时性缓解症状的作用,不能根治早泄问题。如果早泄问题持续存在,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
[详细]
屈圣皓
副主任医师
17556人阅读 1个回答
“刚硬就软”是指阴茎在勃起后不久即失去硬度,不能维持勃起状态。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,包括心理因素、生理问题和生活习惯等。
心理因素:焦虑、压力、情感紧张或性表现的担忧可能导致勃起功能的暂时性失常。心理负担过重时,即使在初始阶段能够勃起,但由于压力和紧张,阴茎可能无法保持硬度。
生理因素:血管、神经或内分泌系统的异常,如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动脉硬化或睾酮水平低下,可能影响阴茎血液流动或神经传导,从而导致勃起功能障碍。
生活习惯:吸烟、饮酒过度、肥胖或缺乏锻炼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导致血管健康受损,从而影响阴茎的血流量,导致勃起后迅速变软。
对于“刚硬就软”现象,建议首先排除心理因素,如果持续存在问题,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全面检查,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生理或健康问题,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或调整生活方式。
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