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PV病毒是由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、德国医学科学家和病毒学家哈罗德·佐尔·豪森发现的。
自1970年开始,Harald一直专注于研究人类乳头状瘤病毒(HPV)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和机制。研究结果表明,某些种类的HPV与宫颈癌密切相关。这种病毒是一种偏好感染上皮细胞的病毒,具有很强的特异性。长期以来,已知HPV病毒会导致人类患上良性肿瘤和疣,比如宫颈癌、尖锐湿疣以及生长在粘膜表面的乳头状瘤等。在临床实践中,根据HPV的致病性和癌症危险性的不同,可以将HPV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两类:(1)低危型HPV:通常由个体的免疫系统自行清除;(2)高危型HPV:可能导致外生殖器癌、宫颈癌和高度子宫颈上皮内瘤,种类达百余种,其中最危险的有HPV16、18、31、33、35、39、45、51、52、56、58型等。
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