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是骨折治疗中的两种常见并发症。
骨延迟愈合是指骨折部位的愈合过程比正常情况慢,虽然最终会愈合,但需要更长的时间。其原因可能包括骨折部位的血供不足、患者年龄较大、营养不良、吸烟、感染等因素。通常,延迟愈合的表现是骨折部位疼痛持续存在,X光检查显示骨折端间隙未逐渐缩小。
骨不愈合则指骨折部位在合理的时间内无法自行愈合,通常定义为6个月以上未愈合,骨折部位出现活动性或无骨痂形成。原因可能包括骨折类型复杂、骨折端未正确对接、血液供应缺乏、患者的健康状况差等。骨不愈合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的剧烈疼痛、功能障碍、X光检查未见骨愈合迹象,甚至可能形成假关节。
治疗方法包括使用骨愈合促进剂、手术干预、骨移植等,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。对于延迟愈合,通常需要加强康复和改善生活习惯;而骨不愈合则可能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修复。
[详细]